我院院长邹进文教授受邀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进行学术讲座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3-11-01浏览次数:9

20131029上午,我院院长邹进文教授受邀参加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学术论坛第12期活动,进行了一场题为“留学生与近代经济学的东渐:立足于博士论文的考察”的学术报告。这一学术活动是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2013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,所邀请的报告人均为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,如日本一桥大学坂元弘子教授(第11期)、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张启雄研究员(第10期)、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蒋竹山副教授(第9期)、美国新泽西州罗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晴佳教授(第8期)、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的吕妙芬研究员(第7期)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(邹进文教授在讲座中)

 

在报告中,邹进文教授分别就清末、民国初年(1912-1926)、国民政府前期(1927-1937)、国民政府中后期(1938-1949)四个时期的留学生与经济学东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讲解。他认为,清代中国留学生先后留学欧洲、美国及日本,他们分别从以上三条线路引入现代西方经济学。留学欧洲以严复为代表引入亚当?斯密的学说,留学美国的以陈锦涛与陈焕章为代表。

民国初年(1912-1926),留美生取代留日生成为经济学东渐的主体。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当时经济学东渐的大本营。留学生的博士论文表现为:中国财政学方面有黄凤华的《中国的公债》、朱进的《中国的关税问题》,外国财政学方面有马寅初的《纽约市的财政》、陈岱孙的《马萨诸塞州地方政府开支和人口密度的关系》、何廉的《所得税管理的方法和过程:英美比较研究》,国际贸易方面有施宗树的《中国对外贸易》、王凤仪的《中国对外贸易及其财政状况分析》、潘序伦的《中美贸易论》,中国经济史方面有陈兆鲲的《清代中国的税收制度(1644-1911)》、徐墀的《中国的铁路问题》、魏文彬的《中国的货币问题》、黄汉梁的《中国的地租》、李美步的《中国经济史:关于农业》,会计学方面有杨汝梅(众先)的《商誉及其它无形资产》。 

国民政府前期(1927-1937)留学生的博士论文表现为:货币问题研究方面有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林霖19373月在美国经济学会主办的世界顶尖经济学期刊《美国经济评论》发表《定期存款是货币吗》(“Are Time Deposits Money?”)一文,农业经济方面有冀朝鼎的《中国历史上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》,财政学方面有陈友松的《中国教育财政之改进——关于其重建中主要问题的事实分析》,经济思想史方面有:赵迺抟的《理查·琼斯:一位早期的英国制度经济学家》、李肇义的《中国公元前3世纪的主流经济思想及其对重农学说的影响》、段茂澜于192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《作为经济学家的西斯蒙第》等,在运输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也取得一定的成绩。 

国民政府中后期(1938-1949),是理论经济学发展的黄金时代。发展经济学方面有张培刚、吴元黎、潘玉璞,计量经济学方面有刘大中、浦三,货币金融理论有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蒋硕杰对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批评,会计学方面有中国第一个会计学博士周贻囷,经济史方面有陈振汉的《美国棉纺织工业的区位,18801910》,农业经济方面有彭庆彭的《中国农业进步研究:要素分析》。

此次讲座展现了一个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新视角,得到了学界同仁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回应。